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7日讯 近年来,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首席专家张荣伟教授的带领下,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快速发展,不断突破,多项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昏迷促醒、功能神经性疾病、颅脑肿瘤方面达到省内领先。
为了让脑部疾病患者最大获益,神经外科团队积极应用新技术、开拓新领域。近日,神经外科团队在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引导下,为一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了微创脑血管病手术,术后患者脑部血肿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这也标志着神经外科手术迈入精准智能的“机器人时代”。
56岁男性突发高血压脑出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机器人辅助医生半个小时精准完成手术
2月12日,56岁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因为突发昏迷、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小时,被家人送到省立三院,经医生诊断,李先生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肢体肌力0级,是患上了高血压脑出血——一种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危害性大的急症。
按照常规方法,李先生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治疗。不过由于李先生血肿位置很深,清除难度较大,同时手术过程中需切开脑皮质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开颅手术对李先生而言,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不是最优选择。
就在李先生入院前3天,省立三院神经外科首台华科SINO手术机器人落户医院,这为李先生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更加安全的选择。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科室决定选用机器人为他进行手术。
手术当天,李先生在经过头部薄层CT扫描后,CT影像数据被传到机器人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融合。借助机器人手术规划软件,完成智能多模态影像融合与分割,由医生确定手术靶点,规划最优手术路径。手术采用仰卧位头架固定,实现影像与患者头部空间坐标统一。
在张荣伟教授的指导下,卒中中心主任王庭忠反复确认机器人定位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后,这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手术正式开始。在机器人的辅助下,王庭忠主任精准穿刺打了一个孔洞,植入导管,抽取约15毫升血肿,穿刺靶点与术前软件植入靶点完全一致。
术中抽出的血肿
“手术效率得以提升,像这例手术只用了半小时就结束了,而过去不用机器人需要至少2个小时。”王庭忠主任说,整台手术仅通过头部1个绿豆粒大的小孔,精准穿刺脑内血肿,解除了李先生的病痛。术后影像资料显示,与术前诊断病灶位置完全一致。
精准定位手术靶点
手术有了“导航”助手
神经外科收治的主要是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疾病、脑功能性疾病、神经脊髓病变以及重型颅脑外伤等患者,长期从事颅内肿瘤治疗的神经外二科主任殷长江说,“大脑是人的中枢机构,精细而复杂,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区,血管遍布整个脑组织,一旦出现差池,人可能就醒不过来,或出现手、脚功能丧失等损伤。故而神外手术也被称为‘刀尖芭蕾’。”其手术风险不言而喻。
殷长江主任介绍,传统开颅手术术前定位主要依靠核磁共振、CT成像和主刀医生的临床经验,手术路径也是通过术前检查人为规划,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脑组织、血管造成损伤,手术后脑组织水肿又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具备高灵敏度、高精度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可有效减少医生手部抖动以及疲劳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帮助医生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设计手术切口和骨瓣,规划最优手术路径。“这就好比医生手中有了导航系统。”殷长江主任说,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通过对患者颅脑结构进行细致的三维重建和分析,路径灵活,无设计死角,准确定位靶点位置并辅助外科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其精准度可达1毫米以内。这不仅能够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这些能力均促使机器人手术比传统手术更快捷、更精准、更安全,从而获得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绝佳疗效。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实现无框架的精准定位定向,通过无标记点的面部3D结构光扫描技术,可免除传统机械框架的痛苦而实现快速精准的术中定位。手术创口由原来创伤较大的开颅手术,缩小为仅2-4毫米的手术切口,出血少、康复快,手术及麻醉时间短,感染风险大大降低。
正因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以上种种优点,神经外科手术适应症范围也大大拓宽,更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去除脑部疾病,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省立三院神经外科在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已利用该机器人完成了10台脑部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
紧跟智能医学发展
让患者享受更多高水准医疗服务
传统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智能化,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张荣伟教授说,机器人是外科医生的好助手、好帮手,在手术中,可以快捷精准定位,提高效率,减小创伤,可以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生命,价值非常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心脑血管疾病成为高发病和常见病,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和健康的高危因素。张荣伟教授说,为了让手术更加精准微创,省立三院引入了华科SINO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代表了我国该领域创新的最高水平,不仅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空白,同时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这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科室内主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等病症治疗,张荣伟教授介绍,下一步将把机器人应用于多种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包含帕金森病、癫痫、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脑电图电极植入术、脑内血肿定位、脑组织活检、脑脓肿穿刺引流、脑内异物摘除、神经导航等,让更多患者享受科技带来的高水准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张荣伟
神经外科主任,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近百例脑干肿瘤手术经验;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尤其是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具有独到技术优势,有千余例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经验;岩斜区脑膜瘤及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开展的急诊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术,挽救了数百名危重患者生命。开展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外科治疗帕金森病有两千余例的临床经验。
兼任山东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实用医药杂志》编委。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6篇,主编专注1部,参编3部。主研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山东省科技三等奖1项。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表现突出,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提名奖。201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王庭忠
卒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精英人才
2021 年 4 月由中国医科大学调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擅长出血性卒中微创内镜手术,缺血性卒中的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等。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神外专委会外聘专家,辽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辽宁省脑损伤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脑出血》 期刊编委,编辑部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发表多篇 SCI 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7.19。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 11 名
出诊时间: 周三全天
殷长江
神经外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余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对颅脑创伤、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脊髓脊柱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肿瘤、三叉神经痛、Chiari畸形手术。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分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卒中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学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常务委员,济南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共10余篇,其中SCI 文章3篇,中华级1篇。
出诊时间:周五全天
张建斌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神经外一科副主任,昏迷促醒中心主任
擅长神经外科功能疾病的诊治,昏迷促醒及植物人促醒手术;采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梅杰综合症及其它运动障碍性疾病;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手术及神经导航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脑积水、颅内感染及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采用微创技术处理各种颅内肿瘤。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杜晓光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等疾病的介入或微创手术治疗,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及长期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
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二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卒中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青年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参加2部医学专著编写,发表SCI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纪延伟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细胞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8篇。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来源: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